研讨|古诗词难教?何不让孩子从画中学、在画中乐!
第四届小学绘本课程与教学
研讨会征文选登
古诗与绘画的完美邂逅
【摘要】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绮丽的花朵,也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农村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这一群体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的课外生活比较单一,特别是精神世界比较匮乏。利用绘画与古诗串联起来,有效地填补了学生不会悟、不会品这一空白。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小学生乐于画画,愿用图画来表达他们思想的心理特点,在农村小学古诗教学中融入绘画因素,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以画明诗,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对品析语言、揣摩意境有很大帮助。因此,在农村小学古诗教学中尝试将古诗词与绘画结合,这是我们在小学课堂里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关键词】课堂教学;古诗教学;绘画
小学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地位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的规定: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小学古诗词在新课程规定下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目前农村小学学生以及教师对古诗的学习和教授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
No.1
学生课堂上参与度不够,兴趣不足
通过课题负责人设计的问卷调查发现96.02%的学生对古诗特别感兴趣,但问到“平时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时?”有13.18%的学生是靠死记硬背,38.31%的学生是靠老师的指导理解,48.51%的学生利用的是看图欣赏记忆的方法来学习。结合本班的案例分析,多数班级对的古诗教学仍然把教学目标定为以解词释意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被动识记,这就导致了学生自主参与不足,上课时兴味索然,根本没有达到课程标准上的欣赏、想象与理解。
No.2
教师沿用古诗教学模式“四部曲”进行授课,
没有新意
在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仍以原有的古诗上课模式“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懂诗情”为主,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更多的交流。例如:有次听到一位老师在执教《宿新市徐公店》导入新诗时,教师问:“大家认识杨万里吗?”学生答:“认识!”老师接着问:“我们以前学过他的诗吗?你还记得哪首?”学生接着答:“学过!”“记得《小池》”,然后学生叽叽喳喳的开始背《小池》……看一下时间,已经过去了六七分钟……纵观这节课堂,每次的互动都是“教师问,学生答”,这样一问一答的方式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古诗,教师都沿用这种模式,对自身教学方式的突破、个人素养的提高都没有任何帮助,不利于教师的成长。
No.3
对古诗学习后的效果评价以背诵默写为主,
导向不够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它短小的语句中蕴藏着的博大意境。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一、二学段主要达到的目标是展开想象,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第三学段主要要达到的目标是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但现今对古诗的效果评价仅仅是背诵默写,层次太低,没有体会到古诗深远影响。
No.1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
总结出以下几点古诗教学中渗透绘画的策略
(一)诗画同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笔者一直在教学一线担任语文教师,面对的都是农村小学的学生,他们比较特殊,这个群体多数是留守儿童,情感上缺乏父母的关爱,更多的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所以对于学习他们没有多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根据孩子的天性,也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学生对画画比较感兴趣,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能对古诗产生兴趣。
1、利用绘画,提高学生的学诗兴趣
古诗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就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在古诗课堂中,教师采用色彩缤纷的画笔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让他们的能够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他们学诗的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美。例如在执教《所见》时,笔者没有直接介绍古诗以及作者,而是让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用自己的笔画出你心中顽皮可爱的牧童样子和一条老黄牛,然后和同桌交流......这样一来从一开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兴趣,那么上起课来就得心应手了。看着学生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的画作,和同桌交流所画的内容......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习古诗的兴趣,还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一幅画引领着学生走进清代文学家袁枚笔下充满童趣的的生活画面。
2、利用绘画,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词与书画的源远流长,这不仅仅指一些佳作上往往有题跋诗词 , 实际上读好的诗词就好比在品味一幅好的画卷,短令如小幅,中调如立轴,而长调则当然是长卷了。而诗词如同一幅写意水墨画,是因为它能够产生水墨画所带给人们的意境感受。例如在执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时,笔者先带领学生走进作者,引入诗题。在学习古诗时,师生好像在欣赏一幅水墨画。诗中的“黑云”、“翻墨”、“白雨”、“跳珠”、“风”、“望湖楼”、“水”等等就构成了一幅富有中国特色的上水画。不用过多的解释里面的意思,更不用逐字逐句的翻译诗句的内容,看学生们的画作,一切都已经在画里了。
3、利用绘画,引导学生感受诗词意境美
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呢?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凝练含蓄的句子加以形象化,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让古诗中描绘的形象在学生们的头脑中再现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中,杨万里带给我们的是晴好天气下的夏日景色,表现了西湖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绮丽美景。看,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此刻它正显示出独有的景色。瞧,那绿的发光、绿得发亮的荷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柔和的阳光映照在西湖上,湖面上微波粼粼,荷花映着太阳呈现出别样的娇红。远远望去,西湖充满了无限生机,难道这美丽的景色不像一幅绝妙的工笔画吗?
4、利用绘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教师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拓展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想象美。
同样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部分同学感悟到的是西湖在盛夏时节的美,另一部分学生体会到的是作者杨万里与好朋友林子方的那种依依惜别的情意。
(二)绘画提趣,让教师课堂游刃有余
诗歌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具有别的文体无法替代的特殊位置和重要作用。纵观小学语文课本,其中收录了很多文质兼美、意境深远的古诗,这些诗不但具有文字的韵律美、极强的绘画美,而且读后能给人以视觉美、意境美。
笔者认为,让学生反复地炼字品句,用一双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诗词中的绘画美,欣赏之时,注意推敲品味,这样,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通过想象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情感空间里翱翔,学生在头脑中就会逐步构成一幅幅意境优美的画面,并把这种无形的美感诉诸于笔端化身成为一种有形的美感,在绘画中形成一种内化的情感力量,诱发出他们深厚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了学生欣赏诗词的欲望,阅读的激情也就点燃了。
1、抛砖引玉——以绘画捕捉古诗的美
古诗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诗人思想感情高度的统一就形成了绘画中古诗的美。诗人特别偏重于最富有特征的事物,或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的感受来言志抒情,结果往往是诗中有画。
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
教学片断1: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骆宾王《咏鹅》
师:骆宾王的《咏鹅》是一首描写、赞美大白鹅的诗歌,那大白鹅到底长什么样呢?
生:它有长长的脖子;
生:它伸长了脖子在唱歌;
生:全身雪白雪白的;
生:它还长着一对大大的脚掌......
师:同学们都把它找出来了,那你们再仔细瞧瞧这些景物还有色彩呢?谁能把这些色彩给找出来?
生:羽毛是白色的;
生:脚掌是红色的;
师:大家把诗词中明显的颜色给说出来了,那你们还能从这首诗中找出其他颜色吗?
生:水是绿色的,感觉很清;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你看,在骆宾王的笔下简短的18个字就蕴含了这么多的颜色,一句一景,合起来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古诗词创作中通过描写色彩鲜明的景物,能唤起读者的色彩感觉,给人以绘画色彩美的艺术享受。尤其是中低段的小学生,他们的直观感受能力强,古诗词中带有色彩的语言往往能抓住他们的眼球。正如《咏鹅》一诗中,笔者引导学生去观察诗中色彩,把景物意境加以刻画,让他们在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古诗,从而更好地感受古诗的艺术形象。
2、由浅入深——以绘画到达意境
教师在古诗教学课堂上适时适度地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将绘画引入课堂,借绘画入意境。
教学片断2:部编版二下--《小池》杨万里
师:《小池》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在诗中写了一个怎样的小池呢?
生:这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小池。
生: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小池。
生:这是一个长着许许多多的荷叶的小池。
师:这样的情景你能画出来吗?在这幅画中还有哪些景物?
生:我想在我的画里要有荷叶,泉水。
生:有大树,蜻蜓。
生:还有太阳!
师:你为什么要画上太阳呢?
生:因为这是一个大晴天。
师:那好,现在就请大家拿出画笔,一起画一画杨万里笔下的《小池》。
学习古诗,除了要让学生读懂读好之外,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这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新课程提出:要重视学生自己的体验。读这首诗,小朋友看到的是什么呢?他们想到的是什么呢?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体验,教师是无法替代的。让他们画一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3、“知画达情”——以绘画领悟诗情
每首诗中都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片断3:三下--《游子吟》孟郊
(出示图片)
师:母亲是我们人生的启蒙老师,她用爱教会我们一切!她的爱是这样的伟大与崇高,朴实和无私。唐朝诗人孟郊也有这样一位可敬的母亲。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想一想,孟郊要出远门了,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1:我看到了一位忙碌的母亲。
生2:我看到了在为诗人缝衣服的母亲。
生3:我仿佛看到了在微弱的烛光下,母亲两鬓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
师:是啊!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一针一线都凝聚着母亲的深情。你能用一句话来称赞我们伟大无私的母爱吗?
生1:我爱您妈妈!
生2:养儿方知父母恩!
生3:母爱是春天温暖的阳光,母爱是夏天习习的凉风,母爱是秋天累累的果实,母爱是冬天熊熊的火焰。
师:请用你的笔画出伟大的母亲,表达出对她的爱……
课上于此,教师不需要再用更多的语言来释词达意,也许在学生们的心间早已与诗人的心连在了一起。传情达意、驰情其中、升华情感是古诗教学中短时间完成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通过用绘画的形式交流语言,交流情感,创新式的激发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认知与情感的学习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农村小学古诗教学中渗透绘画策略的有效性研究是一个长远的历程,如何让课堂变得高效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寻找自身的不足,也可以向身边的同事学习探讨,总结出适合农村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方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高效,让每位教师都能真正驾驭自己的课堂,让每个孩子都在每节课堂上有自己的收获。让孩子和教师共同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爱上古诗课堂,爱上语文,爱上学习。让他们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本文后两张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其他图片来自作者提供的学生作品)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J].语文建设,2012(05)
[2]傅结龙. “以‘学’为基点”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策略例谈[J]. 小学语文教师. 2017 (Z1)
[3]武俊峰,赵中琴. 浅议古诗教学[J]. 教育革新. 2009 (07)
[4] 周晓梅.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探微[J]. 好家长. 2018 (08)
[5] 韦英素,《古诗作画,提高学生的各项绘画能力》,《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30期.
作者简介
马云飞
保山市隆阳区板桥中心小学教师
往期精彩
1研讨|绘本也能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跟着这位老师一起看看研究成果吧!
2研讨|习作没素材?无话可说?用绘本攻克这个教育中“大难题”!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求点赞、求转发
• end •
主编 | 姚颖老师
本文编辑 | 张淼欣
审核编辑 |王菲菲
以绘本之名,
陪您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